招生就业

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创新能力获新华网点赞

通过创新创业培训指导和竞赛实践等活动,培养创意思维,搭建以体验、培训、实战三个模块为主体的科创育人平台。一是以体验激发创意,开展策展、“设计工坊”、“科创分享会”等。二是用创新引领创业,通过培训传授创业方法,联合深圳科创学院共同开展创业培训,2人创办企业。三是组织全体教职工参与科创指导,开展项目、竞赛、产品设计的实战训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打造了“共建花园”等创新创业特色活动品牌。本科生登顶全球设计之巅,获得全球权威的“三大设计奖”:“德国红点奖”、“美国MUSE设计奖”与“意大利IF设计奖”,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类奖项,受新华网点赞。

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开展国际学术讲座和联合工作坊。邀请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高级讲师Petter Vetter、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研究院创始人Vicente Guallart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策展人、讲师Adrian Notz等与国际学者与学生交流。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行联合工作坊。

持续深化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多元实践平台。结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创客拉力赛”实践教育,现已在广东潮州、肇庆等5地市建立多维度实践基地,获网易、广州日报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并且与深总院、东北院、华阳国际、香港华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市龙华区发展研究院等44家单位和企业签订本科实习基地协议。拓展校友资源和企业资源,聘请50余位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担任导师,不断建设创新导师库。

强化科研创新支持,激发学生创造力

学部通过设立创新项目与搭建科研平台,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科研项目全覆盖:学部推行“大一项目→大创项目→高水平竞赛”进阶培养模式,学部按学校要求常态化推动学生从大一入校开始即参与小型科研项目或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学部依托深圳市创新经济数据挖掘和分析公共服务平台实验室(市级实验室)、哈工大(深圳)-杰恩”数字设计与智能建造联合实验室等重要科教平台,支持本科生全覆盖开展科研创新活动,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开设创新类课程:学部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研修课程,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理论、实践与创新》、《建筑设计竞赛工坊》、《规划设计竞赛工坊》等,以小组研究计划提升学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复合思维、科研思维以及进行专业领域前沿研究的能力。

竞赛成果丰硕:学部主办 2024 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赢在广州”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科技+”金融财务类国家创新大赛、广东省大学生写作大赛等。近 4 年来,未来学部总计学生竞赛获217 项,包括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级三等奖、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一等奖、iCAN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第十四届工银融 e 行“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WUPENiCity 国际竞赛金银铜奖多项、中国大学生 GIS 软件开发竞赛一等奖多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优秀论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赛金奖、广东省大学生写作大赛一、二、三等奖若干。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毕业生许党报国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体系,实现队伍“全员化”、指导“专业化”、服务“精准化”、链接“前沿化”。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布设全院教师网、行业重点企业网、地方校友网“三张网”,增强就业合力的同时,作好设计类就业战略布局,访企拓岗,走访罗湖区人力局、中建八局等行业重点企业,与中兴通讯等企业开展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建实习基地。坚持“就业+实践”、“就业+科研”、“就业+人才培养”的“三融合”,扩大就业格局,做实就业指导,引入顺丰集团资源,共建“职涯发展与规划”课程,开展“五个一”工程暨毕业生参加一次职业规划培训、完成一次职涯实践、制作一份求职简历、进行一次模拟面试、访谈一位优秀校友,提升就业精准度,打造“职设未来”、“过来人”等就业工作品牌。


2025年10月09日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