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部2025年
暑期实践队风采展示
暑期,未来学部多支实践队怀揣着热情与理想,奔赴红色教育基地、乡村、企业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服务社会,以青春之我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光彩。
追寻星火,淬炼青春魂
8月11日至19日,赤心融迹实践团参加“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赴井冈山开展实地调研,深入感悟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实践团聚焦红色金融历史,梳理革命时期经济实践脉络,完成调研论文,获评审高度认可。实践期间,队员们在烈士陵园缅怀英烈,在编草鞋、急行军等体验中体悟革命艰辛,在参访博物馆与旧址的过程中深化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解。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们不仅提升了红色文化素养与研究能力,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理想信念。


传脉赋新 促交流创新
深圳文博会期间,“非遗新韵·湾区传承”文化调研实践团以文博会为窗口,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调研。团队成员穿梭于岭南骑楼、潮汕侨批、AI英歌舞等多元展区,体验非遗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感悟大湾区“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性。通过院长现场导览、生态装置互动及返校后专题研讨,团队成员们从文化体验者转变为研究者,深入剖析湾区“传统活化-产业转化-价值传播”的创新链条。实践团不仅提升了跨文化交流与调研能力,更以国际视角传播湾区故事,成为文明互鉴的青春使者。


智启文博·粤见科创
“智启文博·粤见科创”国际先锋团以深圳文博会为平台,组织国际生深度考察大湾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成果。团队在各展区中体验VR、AR智能交互、实时翻译等科技应用,感受技术为文化传承带来的温度与活力。通过院长专题讲解与典型案例剖析,团队成员进一步理解“科技为体、文化为魂”的湾区创新逻辑,完成从震撼体验到理性研究的认知升华。团队成员提升了科技素养、跨文化理解与调研分析能力,助力传播中国“文化科技共生”理念。

丝路童行·共画未来
8月,“丝路童行·共画未来”国际文化交流实践团走入平山村社区,通过文化护照、国家知识问答、俄罗斯套娃绘画及中缅故事分享等互动环节,带领儿童体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团队在筹备阶段精心打磨内容、优化流程,力求文化传递生动而精准;活动中国际生与孩子们共同创作、互赠礼物,在童趣交流中深化理解与友谊。实践为后续国际生文化输出与社区文化交流结合提供示例,促进了跨文化沟通与社区融合,为文明互鉴注入青春活力。

“职行先锋”探索队
7月1日至8月31日,“职行先锋”探索队以“探企业发展脉络,悟行业创新逻辑”为主题,参访了中兴通讯、顺丰速运、影石 Insta360三家不同领域标杆企业。队员在中兴走进研发展厅,了解5G研发与通信设备生产,聆听核心技术突破讲解;在顺丰中转中心,观察智能分拣系统,学习物流网络搭建与应急配送机制;在影石体验全景相机,与团队交流消费电子创新设计及市场推广。此次实践既将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运营结合,深化了专业理解;又通过交流提升了沟通与问题分析能力,更树立“立足行业实际,以创新解决问题”的职业意识,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基。

职海领航·名企智行
7月7日至8月31日,“职海领航·名企智行”职涯探索实践队通过六天的沉浸式参访与跨学科协作,以“行走的课堂”串联起历史脉络与未来图景,在深圳这片创新热土上,书写了哈工大学子“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青春答卷。站在深圳湾畔远眺,实践队的脚步虽暂歇,但探索的征程永无止境。从蛇口开山炮的回响,到光明科学城的量子跃动,改革精神与科技力量始终同频共振。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对改革开放精神与科技前沿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场知行合一的育人实践。未来,哈工大学子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职业发展的航程中乘风破浪,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逐梦金科
7月15日至18日,“逐梦金科”数字金融职涯实践团赴深圳、香港两地,依托2025年湾区数字金融夏令营开展深度实践。团队参访微众银行、深交所、博时基金及中国人寿(海外)等机构,系统学习AI量化投资、风控科技与数字化转型前沿应用;通过学术讲座、技能测试及企业高管座谈,深入理解金融科技人才能力模型与职业路径。实践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技术理解力、行业洞察力与跨地域政策认知,为助力大湾区数字金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扎根基层,绘乡社新景
7月7日至7月31日,“绿动大鹏·国际青禾”生态实践突击队联合多机构,围绕“探秘银叶古树、珊瑚保育、课堂交流、废网重生”主题,在大鹏新区开展“绿美大鹏”暑期实践活动。团队探访全球最完整的天然银叶树群落与珊瑚保育站,了解湿地及海洋生态保护;与中学生合作开展国际环保课堂交流,共同讨论生态议题、制作思维导图;通过手工将废弃渔网“重生”为工艺品,在社区践行变废为宝的理念。活动成功构建了“实地调研-科普宣教-环保行动”的闭环实践模式与“实践+科普+国际交流”的校地合作范式,助力国际学生沉浸式体验并深刻理解中国“绿水青山”理念,提升队员生态责任感、实践创新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青春力量赋能地方生态保护,为“绿美广东”贡献国际化青年智慧。

文旅大鹏·创想助力
8月10日至8月30日,“文旅大鹏·创想助力”未来领航实践队聚焦深圳大鹏新区文旅发展需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前期,核心成员与新区实践对接负责人深度沟通,精准把握需求,确定“制作大鹏酒馆地图:微醺坐标集”为核心主题;中期,全员开展实地踩点,逐家走访酒馆,详细收集店铺装修、主打饮品、文化故事等信息;后期,发挥成员设计优势,分工协作完成地图及配套宣传海报创作,生动呈现大鹏酒馆文化特色。此次实践不仅以青春力量为当地文旅推广注入新活力,为大鹏新区文旅推广提供了实用素材,更锻炼了团队的统筹协调、沟通调研与创意执行能力,为后续开展类似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筑翼星河
7月,“筑翼星河”实践队依托“三下乡”及“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在沙埔头社区彩虹路开展行星创意彩绘活动。实践队与社区青少年分组协作,绘制出包含火星、土星、天王星等行星的 200 米“宇宙长廊”。活动中,队员结合绘画讲解行星知识,借地球彩绘传递环保理念。此次活动是校社党建共建的新尝试。本年度双方已构建“模型捐赠-科普讲座-实践研学”生态体系,此次彩绘既发挥了高校专业优势,又激发青少年对宇宙的探索欲,为基层科普与校社融合提供了生动范例。

星火引路实践队
7月18日至8月31日,星火引路实践队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精心组织大学城社区儿童深度探访校园。活动中,队员们结合童趣进行讲解,串联校园地标路线,耐心互动答疑,分享成长故事,成功搭建起校社沟通桥梁,极大激发了儿童对科学的兴趣,获得了家长们的集体点赞。整个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在策划、讲解与服务中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表达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了儿童与队员的双向成长。

数智引领·助乡共创
7月2日至7月23日,“数智引领·助乡共创”乡村振兴促进团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来学部、基础学部及智能学部10名师生联合组成。此次实践创新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乡村+企业+社会”五位一体协作模式,于清远市清新区成功举办“乡村创客拉力赛”活动。本次活动共吸引60余名乡村振兴青年创客积极参与,促进团深入三坑镇、龙颈镇、浸潭镇开展为期6天的深度文化调研与产业访谈,通过跨学科资源整合、在地文化挖掘、数字技术赋能等创新路径,为清远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振乡兴治”实践队
7月,“振乡兴治”实践队赴广东电白区开展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调研,深入电城、麻岗、树仔等镇村,通过居民访谈、部门座谈及实地考察,系统了解当地从“诈骗重灾区”到“诚信振兴地”的转型历程。团队聚焦反诈政策落实、网格化管理、特色产业培育及文旅融合等举措,见证党建引领下法治宣传、技术赋能与产业升级对乡风重塑的关键作用。实践增强了队员对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的立体认知,也为破解基层难题、推广电白经验贡献了青年智慧。


文字 | 未来学部暑期实践队、赵彤、刘美辰
图片 | 未来学部暑期实践队
排版 | 侯天皓
初审 | 薛铟铟
复核 | 林晓玲 邓盛杰 张湘妮
终审 | 徐明媛